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技服务  > 农业技术 > 正文

大豆涝灾后生产应急管理技术措施及指导意见
2021/7/22 15:07:55   来源:   点击:

7月17-21日,开封全市范围内出现强降雨,农田出现涝渍现象,此时正值大豆开花时期,及时实施涝灾后补救应急管理措施,有助于保证后期大豆的正常生长。
1、及早排除田间积水
大豆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,会导致根系缺氧,引起根系腐烂,进而致使全株死亡。治理涝害的关键在于迅速排水。一旦发现田间出现积水,要及时开沟排除,有条件的可使用电机进行抽水,加快排水速度。在低洼地周围加高地基,做好排水沟,将水排除或使田地周围积水不能大量流进来。若是出现严重倒伏现象,在排除积水后,需尽快将植株扶正,以增加田间透光透风性。
2、增施根肥和叶面肥
硝态氮能够降低大豆对淹涝的敏感性。受涝的大豆如果以硝酸盐为主要氮源,与主要依赖根瘤固氮的相比,其受害程度较轻。当发生淹涝时,根瘤的氮素固定和吸收急剧降低,这是叶片迅速衰老、黄化的原因之一。因此淹涝时通过土壤适当补充硝态氮肥,对减轻淹涝的危害有一定作用。若是淹涝时间较长,大豆根系受损,吸收能力不足,需及时喷施叶面肥进行补充,可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及尿素,可有效缓解涝淹造成的叶片衰老、黄化,提高植株光合作用。
3、给叶片喷施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活性氧清除剂。
淹涝时,根系对地上部的细胞分裂素供应量减少,而地上部分的乙烯释放量增加,两者都可加速叶片的衰老、脱落;此外,淹涝时叶片中活性氧生成增加,进一步加快了叶片衰老、脱落。如在排积水前采用化学调控措施清除活性氧,延缓叶片衰老速度,就可以减少叶片脱落,待积水排除后还可以部分的恢复功能,因此作为一种应急措施在淹涝的初期使用。(大豆研究室供稿)

上一篇:玉米雨涝灾后生产应急管理技术措施及指导意见
下一篇: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