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技服务  > 农业技术 > 正文

加强赤霉病防控 再夺我市小麦丰收
2021/4/20 14:49:19   来源:   点击:

去年播种期间,因我市土壤墒情总体适宜(播种期间出现2次明显降雨过程),整地质量较高,播期较为适宜;加上冬前天气条件较为适宜,为小麦出苗、分蘖盘根和培育壮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,越冬期全市小麦一、二类苗占比均高于上年和常年。加上冬春气温正常,小麦没有遭遇冻害和倒春寒危害,截至目前,我市小麦整体长势好于常年,根据近期田间调查汇总,多数麦田群体充足,个体健壮,长势良好。因此,抓好小麦中后期管理,突出防灾、防病虫害,尤其是近期的小麦赤霉病防控,实现穗大粒多,是再夺我市小麦丰收的关键。
 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,一般只要初侵染菌源量大,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,雨日多,湿度大,病害就可以流行。在温度条件适宜情况下,抽穗扬花阶段阴雨连绵,往往是造成赤霉病流行的关键。赤霉病的危害有三个方面:一是产量降低。一般流行年份,小麦减产5~10%,大流行年份减产可达10~40%,如河南2012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,减产严重;二是品质下降;三是病麦含有毒素,人畜食后出现中毒现象。
 今日谷雨,我市小麦正处于抽穗扬花期,恰遇连续阴雨天气(据开封气象台预报,4月20-22日连续阴雨),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适宜的条件。因此,请广大小麦种植户在当前关键时期,务必做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控!
 当前小麦赤霉病应以药剂防治为主,掌握好三个关键:一是掌握好防治时期。最佳时期是小麦齐穗至灌浆初期,也就是小麦扬花前后5-7天时间,如错过了这个最佳防治时期,多次用药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;二是选准药剂、用足药量。有效药剂丙硫菌唑、氰烯菌酯、氟唑菌酰羟胺、戊唑醇、咪鲜胺、嘧菌酯、多菌灵、甲基硫菌灵等及其复配制剂(丙硫·戊唑醇、氰烯菌酯·戊唑醇、氰烯菌酯·己唑醇、戊唑醇·咪鲜胺、肟菌·戊唑醇、多菌灵·三唑酮),按说明书推荐用量加水喷雾;三是提高喷雾质量。要把药液均匀喷洒在小麦穗部,保护穗子不受病菌侵染。
 一般情况下掌握好以上三点一次用药就可以控制小麦赤霉病,但是如果小麦灌浆期连阴雨天气时间过长,一方面加重了赤霉病发生程度,另一方面延长小麦扬花期时间,所以要在第一次用药后5-7天进行第二次用药,才能有效控制赤霉病发生危害。
 由于赤霉病难以防治和防治关键时期短,所以统筹考虑,小麦中后期“一喷三防”应以小麦抽穗扬花期赤霉病防治为主,兼顾其它病虫害。小麦抽穗扬花期,是多种病虫集中发生危害的高峰期,防治赤霉病时,可根据小麦病虫发生情况,把杀虫剂、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等与防治赤霉病药剂混合使用,尽量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的目的,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,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的同时节约防治成本,确保小麦丰产丰收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开封市农科院粮食研究所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开封市小麦科技特派员服务团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河南省小麦产业体系开封试验站









上一篇:加强管理 确保水涝后果园效益
下一篇:夏季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